关注【卢律说传承】私募配资网,用专业守护财富!
老张今年72岁,去年为了让孙子能上好学校,把自己唯一的学区房过户给了儿子。
结果儿子拿到房产证没多久,就开始变脸了。
“爸,这房子现在是我的了,你年纪大了住不了几年,不如搬到养老院去吧。”儿子的话让老张瞬间懵了。
更过分的是,儿子还偷偷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200万,说是要投资做生意。
老张这才意识到,房产过户看似简单,背后的坑太深了。如何保留控制权,移产不移权?
第一步:设立居住权
老张在将房产过户给儿子之前,第一件事就是和儿子签订一份《居住权合同》。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366条,居住权人有权对他人住宅享有占有、使用的权利。
合同里明确写着:“老张对该房屋享有终身居住权,直至去世之日止。”
然后两人一起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了居住权登记。
关键是这个登记。
没有登记的居住权,就像空头支票,儿子随时可以不认账。但一旦登记了,就算儿子想卖房子,买家也买不到完整产权。
如果儿子想把房子卖掉,中介一查档案就摇头:“这房子有居住权登记,没人敢买。”
第二步:人寿保单锁定继承权
但光有居住权还不够,万一儿子以后不赡养自己怎么办?
第二招:用人寿保单做传承工具。
这一步太关键了。
老张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份终身寿险,投保人、被保险人都是自己,但受益人可以随时更改。
“儿子如果孝顺,我就让他做受益人。如果他不孝顺,我随时可以把受益人改成别人,比如孙子。”
这样一来,老张手里又有了一张王牌。房子虽然给了儿子,但保险金的控制权还在自己手里。
第三步:家族信托实现“三权分立”
最绝的还在后头。
老张设立家族信托,把剩余的资产都装进去。
这个信托结构特别巧妙:
委托人:老张自己,拥有决策权
受托人:专业信托公司,负责管理资产
受益人:可以是儿子、孙子,也可以随时调整
这就是传说中的三权分立。财产的所有权给了信托公司,但收益分配权还在老张手里。
更厉害的是,信托条款里还设了个“触发机制”:
如果儿子不按时支付赡养费,或者有其他不孝行为,老张可以随时调整受益人比例,甚至把儿子踢出受益人名单。
律师总结:三个工具各有妙用
这个案例给所有想做房产传承的人提了个醒。
居住权:解决“住的问题”,一旦登记,子女想赶你走都没门;
人寿保单:解决“激励问题”,受益人随时可调,是制衡子女的利器;
家族信托:解决“控制问题”,财产给出去了,但分配权还在自己手里。
三个工具结合使用,就能实现真正的“移产不移权”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房产传承不是简单的过户,而是一门学问。掌握了正确的工具和方法,既能满足家人需求,又能保护自己的权益。
毕竟,真正的智慧不是把所有东西都攥在手里,而是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,即使松手也不怕。
关注【卢律说传承】,用专业守护财富!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